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一堂生动的“工匠”课

编辑: 发布时间:2019-12-29 点击:

  “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从宣钢分院德润楼礼堂里传出来,这里正在上着这一堂特殊的课程,内容是“钢铁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礼堂投影正播放着一张年轻人台钻前操作学习的照片,看背景这些照片已经有些个年头了,照片上的面孔青涩却眼神专注。

  讲台上的人时而指向投影时而看向台下,用他朴实无华的语言吸引了礼堂所有的目光。不难看出他和照片上的是一个人,虽然面孔已被时光着痕,但目光依旧专注有神。

  这堂课的老师叫杨高瞻,是一位来自基层一线的高级技师。尽管他不是科班教师,但他的名声早已传遍校园,“张家口市十大新闻人物”“十佳职工发明家”“河钢工匠”“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能工巧匠”“杨高瞻创新工作室”带头人、35项国家授权专利。当师生们带着仰望的目光坐进课堂后,却发现原来我们大名鼎鼎的“钢铁工匠”是这么地接地气。

  “首先,我要告诉同学们我的另一个身份,我是你们的同门师兄,你们脚下的这片校园也是我的母校。看看照片上的我,当初到这里读书时和你们年龄一样,这位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要选择职业技术院校读书吗?”讲台上的杨高瞻没有丝毫紧张,用聊天般的口吻和台下的同学们互动着。

  “我觉得掌握一技之长,永远不怕失业,而且国家现在鼓励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一位男生抢着回答了问题。

  “同学们比我那时懂得多呀,我当时的想法特简单就是家里穷,得早点学门技术上班挣钱。上学时我就明白一个道理,我只要技术学得精,到那个单位都受欢迎。小小的年纪,对着冰冷的设备练习钳工技术,心里也会苦闷,但只要我想到所有在年轻力壮时吃得苦都是为了颐养天年时享的福就又充满了动力。工作后世面见的多了,想法也变了,看着生产中使用的很多技术、设备都是国外专利,我就有点不服气,开始自己琢磨设备的升级改造、提质降耗,几十年下来就有了现在的成绩。”台上杨高瞻讲得动情,台下同学们听得入神,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闪着朝阳般的光辉。

  ······

  一小时的上课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同学们却听得意犹未尽,还“连哄带骗”的把杨高瞻带到了实训室,围着他们喜爱的杨老师,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还要杨老师为他们现场教学实用技术,几个男生还向杨老师“显摆”他们上课用的先进VR模拟设备。“杨老师,我将来肯定能超越您。”“好啊,我希望你们将来都能获得超越我的成绩,成为你们从事行业里的佼佼者!”······

  像杨高瞻这样从职教中心这所职业技术院校走出去立足岗位的技术骨干、一线工匠还很多,在国家大力弘扬时代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号召下,他们回来反哺学校,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严谨创新的态度,用自己的匠人之手托起一代又一代的行业未来。(葛兰)